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正文
通讯:半个世纪的传承——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扎根北非50年

时间:2023-04-07 14:35: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突尼斯4月7日电 通讯:半个世纪的传承——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扎根北非50年

位于非洲最北端的突尼斯,北邻地中海,南接撒哈拉,被称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国度。1973年,几十名中国医生来到这里开展医疗援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医生的身影出现在突尼斯的城市和乡村,为无数当地人治愈疾病。

今年84岁的肖承京是中国第一批援突医疗队成员。如今,退休已久的他仍不时回忆起在突尼斯工作和生活的经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73年,肖承京和其他20多名医生响应国家号召,前往突尼斯工作。中国医疗队驻点基本都位于偏远地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队员们毫无怨言。肖承京回忆说,队员们一有时间就自学法语,为的是能和病人直接交流、更好开展工作。

“援外医生虽然不是外交家,但很多时候能发挥外交家的作用。为突尼斯人民提供医疗服务、救治病患,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肖承京说。

50年来,中国已累计派遣援突医疗队27批,为突尼斯人民提供诊疗服务610万余人次。目前,第27批援突医疗队38人在4个医疗分队执行任务。一代代中国医生,书写了传承半个世纪的援外接力故事。

第24批援突医疗队西迪布济德分队队长雷晓真是一名妇产科医生。2019年11月赴任前,她的小儿子还未满周岁。

2021年,雷晓真的丈夫戴书明成为第26批援突医疗队坚杜拜分队一名儿科医生。回到国内的雷晓真在担起照顾家庭重任的同时,还不忘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丈夫出谋划策。“夫妻俩共同成长。我也要去体验妻子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戴书明说。

第27批援突医疗队加夫萨分队队员、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坚告诉记者,他曾在一本中国援外医生名录中找到了自己医院老院长、老书记、老同事以及自己老邻居的名字。他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有过一段突尼斯往事。

在突尼斯当地医院设备相对落后、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援突中国医生凭借高超医术和强烈责任感,攻克许多疑难杂症,不少治疗方案填补了当地医学空白。随着援外工作展开,中医也被越来越多突尼斯百姓了解并接受。

1994年,中国援突医疗队与突尼斯蒙吉·斯利姆医院合作成立中国针灸中心。目前,针灸中心年接诊超过一万人次。中国医生优质的服务和中医的良好功效,在当地百姓中积累了良好口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诊疗的同时,中国医疗队还对突尼斯当地医生进行培训。据第27批援突医疗队针灸分队医生黄小冬介绍,29年来,针灸中心已举办13期培训班,培养约180名针灸医生,他们当中不少人毕业后已在当地开展针灸医疗业务。

50年来,援突中国医生的奉献精神得到突尼斯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致赞誉。不论在大漠还是山区,说起中国医生,当地人都会露出由衷的笑容并做出夸赞的手势。

居住在突尼斯西北部坚杜拜市的哈达·达布西是中国医疗队的老朋友。40多年前,中国医生曾治好她丈夫的病。

后来,每当新一批中国医疗队员抵达坚杜拜,哈达·达布西都会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吃饭、聊天,这个习惯已延续几十年。“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生在这里辛勤工作,他们医术高超、品德高尚。我愿意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表达突尼斯人民对中国医生的感谢。”

突尼斯卫生部长阿里·穆拉比特表示,一批批中国援突医生全心全意服务突尼斯人民。中国医生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展现了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突尼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与信任。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