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正文
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系列安全教育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 全球热闻

时间:2023-04-20 11:41:10   来源:中国吉林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一通电话,一条消息,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会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漩涡……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说起电信网络诈骗,它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结合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并且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诈骗剧本,迷惑性极强,人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

01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02

网络刷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网店客服,以招聘兼职人员、做线上兼职任务的名义要求事主预先垫付货款,并承诺随后会连本带薪酬一起返还事主。

03

冒充公检法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退税、退补贴、退医疗费等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谎称对资金进行核查,进而实施诈骗。

04

冒充班主任

骗子在QQ上或者微信上搜索关键词“班级群”,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群,碰上一些入群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骗子很容易就能蒙混进群,潜伏在群里。冒充老师在群里发送有关“学校收取学费、资料费、班费、资料邮寄费”等信息,同伙则在群里发送缴费截屏,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发红包或向骗子提供的二维码转账汇款。

05

仿冒APP诈骗软件

公安机关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梳理发现,大量仿冒手机APP均为诈骗软件,内容涵盖社交、贷款、投资、博彩、购物、短视频、手机安全......

如果发现自己和亲朋好友手机有此类APP,请立刻注销卸载!

06 “两卡”诈骗

大家每天都会用到手机卡、银行卡,近年来,也被犯罪分子瞄上了。“两卡”犯罪是指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两卡”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

我们应该怎么做?

1、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软件里面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2、不轻信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3、不转账

了解银行卡常识,保护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不透露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不劳而获,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5、保护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等。不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及支付二维码等。

6、及时报案

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于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供稿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