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钟龙枧在荷塘里捡拾田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资料图)
土味名片
浏阳嗍螺源于东乡客家人的做法,其中数官渡嗍螺最有名。如今,作为传统菜肴制作技艺,官渡嗍螺已成为长沙市级非遗项目。嗍螺不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张文旅名片。在官渡古镇,已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嗍螺+文旅的产业链。
推荐官
官渡镇竹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敬芳
不吃嗍螺,枉来官渡。
夜幕降临,灯光点点,官渡古镇大溪河两岸烟火升腾,夜宵店里每一桌必定有香气四溢的嗍螺。
如果吃螺也有鄙视链,至少在湖南,官渡嗍螺或许会在最顶端。官渡嗍螺的制作,比大多数地方都要讲究,这也是其制作技艺先后入选浏阳、长沙市级非遗项目的原因。
“舌尖上的非遗”大抵比其他项目更容易活态传承。在官渡,嗍螺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张文旅名片。如今,一颗田螺,“嗍”出了一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的产业链。
做法独特,香料是官渡嗍螺的灵魂
说起官渡嗍螺的起源,当地人大多认为它是数百年前随客家人迁徙而来。官渡所在的浏阳东乡,为客家人聚居区。
“在我们官渡,家家户户都会做嗍螺。以前出工时,大家会带个木桶,边劳作边捡拾田螺,带回家在水缸里养上两三天,让它吐净泥沙为最好。”竹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敬芳说。
不过倘若要得急,没能在清水中放养,也不要紧。因为官渡嗍螺制作方法与别处最大的不同,就是需将螺肉剔出洗净,再塞回去烹制。
而一般嗍螺做法,都是去尾揭帽后即行烹煮。酷爱美食的汪曾祺,在写到螺蛳时说过,“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可见也是通常做法。
几天前,在竹联村的田螺庄园,大厨黄吾根给记者现场露了一手。
先把螺尾剪掉,揭开螺帽,取出螺肉并去除内脏,螺肉、螺壳均清洗干净。
“螺肉腌制15分钟后,再塞回螺壳,这样既干净又入味。”黄吾根说,要做出风味独特的官渡嗍螺,腌制佐料很关键,“除茶油、姜蒜、干辣椒粉外,我们还会用到紫苏、土韭菜、茴香、碧池。”
所谓碧池,是客家人喜欢的一种香料,类似薄荷叶,别名就叫“田螺香”。
螺肉腌制好,塞回螺壳压紧。再开大火,锅中下高汤,将田螺倒入其中,煮约10分钟,便闻得清香扑鼻。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官渡嗍螺端上来了。桌上照例会配上竹签,但会“嗍”的并不去用,只管一手握住螺,再用另一手的指尖顶住剪掉的螺尾处,在嘴吮吸的一瞬间,松开指尖,饱含鲜美汤汁的螺肉就轻松入口。这大约正是“嗍”螺的乐趣所在。
文旅融合, “嗍” 出一条致富产业链
官渡嗍螺的声名远扬,带动了当地田螺养殖业的走俏。
仲夏时节,竹联村中洲屋场的一片荷塘中荷花盛开,这是村集体的养螺基地。“田螺比一般的螺蛳大,15个左右就有一斤。”正在塘里拾田螺的管护员钟龙枧拿起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田螺说,田螺生长周期为8个月,但在塘中每年可以轮养三批,养得好每亩可产螺1000公斤。
不远处的青螺湾家庭农场,村民彭鸾流转了120亩地种植水稻,同时养螺和鱼。端午节前,他正准备采购螺苗。
“稻田里不能养太多,每亩可养100多斤田螺,按8元一斤算,扣除米糠、人工等成本后,纯利润500多元。”彭鸾说,加上稻谷和养鱼的收入,自己一年能赚十五六万元。
据了解,官渡全镇养螺面积接近1000亩,但产量远远供不应求。为此,每天都有从益阳、岳阳、江西等地运来的田螺,有人专门从事田螺半成品加工,送至当地饭店和夜宵摊。“养小龙虾的地方,就有田螺。”从业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一颗田螺,已深深嵌进官渡的发展基因中。近几年来,当地以“官渡嗍螺”为切入点,建设了嗍螺美食街、田螺主题公园等文旅项目。
在浏东大道边,一栋显眼的嗍螺馆已成为官渡地标之一。其设计借鉴福建土楼的创意,用螺旋屋顶将两栋土楼拼成倒“8”字,这形似田螺,又是数学“无穷大”的符号。
前不久,以田螺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农业庄园——田螺庄园被评为第四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今年“五一”期间,田螺庄园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其中最受欢迎的活动,非田间摸螺、现场做螺莫属。
如今,官渡嗍螺已形成一条“非遗+文旅”的产业链,每年带动当地增收近亿元,吸引食客约20万人次,带动2000多名村民在当地就业。
“6月21日,官渡镇第22届龙舟嗍螺文化节启幕,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古镇看龙舟、吃嗍螺!”官渡镇党委书记张文初表示,该镇将进一步明确在 “浏阳河百里画廊”生态文化产业带上的定位,加快古镇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持续擦亮 “悠悠古县府 熠熠新官渡”文旅名片。
记者手记
青石板,吊脚楼,伫立古镇河畔,似乎能看得到昔日官渡码头的摩肩接踵,听得见桨声帆影里的低吟浅唱。如果古代有互联网,这里自是“网红打卡地”无疑。
历史与现实瞬间交错,青山绿水依旧在,繁华却远胜当年。如今,这个有着1800年历史的古镇,已成为新时代的“网红小镇”。一颗小小的嗍螺,就是从非遗走向现实的网红名片,撬动着文旅融合的大文章,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赋能添彩。